开馆时间:7:00——23:00

图书借还

1.每人手中最多可以借几册书?借期多少天?

答:见图书馆主页《借阅规则》中外借权限及外借期限。

 

2.允许读者在还一本书的同时又马上将其借出吗?

答:通常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此书已有人预约,应首先满足预约此书的读者。

 

3.怎样知道个人借书情况和还书期限?
答:读者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查询个人借书情况。在图书馆主页进入右上角的“个人借阅信息”,输入校园一卡通条码号(机读卡号)和密码后可以看到本人所借图书的索书号、书名、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4.不到图书馆可以续借图书吗?
答:本校读者在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上都可以从图书馆主页进入“个人借阅信息”栏目,自行办理图书的续借手续。

 

5.如何在网上预约借书?
  (1)进入馆藏查询界面。选中自己要借的图书的登录号,显示预约图书对话框,点击确定进入排序预约界面。
  (2)在证号一栏输入自己的卡号,密码。密码如果未变更的话,也就是自己的卡号。
  (3)创建预约请求过程中,“取书地点”一般默认为预约图书的馆藏地点或出借地点(通借通还区),“兴趣阶段”一般为预约日期2个月内。点击确定即可。
  (4)显示预约成功之后,读者应进入个人信息里的“预约情况”,查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预约成功了。图书还回来了,但你并未来借书,预约就会被取消。
  (5)在预约情况里你也可以取消自己所做的预约。另外,建议读者能经常对自己所预约的图书状况进行查询,以便了解自己所预约的图书是否到馆,以免失去阅读此书的机会。
  
6.发现借书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怎么办?
答:读者如发现个人借书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请联系该书借出部门查明原因。

 

7.可以使用别人的借阅证借书吗?
答:借书证是读者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查阅资料的有效证件,只限本人使用。但图书馆允许读者帮助其他人归还图书。

 

8.图书过期为什么要对读者实行停借?
答:实行图书超期停借制度的目的是为解决一些读者借书长期不还,大量图书滞留在少数读者手里,不便其他读者借阅的矛盾,鼓励广大读者按期还书,以利的图书流通。同时为了保障学生的借阅权利和学习需求,停借处罚最多不超过十天。

 

9.超期停借制度有哪些规定?
答:从2006年11月1日起,图书馆开始对借书超期的读者实行停借。
此项规定的含义是:
(1)如果您有一本图书超过借阅期限,系统就将自动停止您继续借阅其他图书的权限;
(2)图书馆对逾期归还图书的处罚政策是限制其在某一段时间内不能借阅。
(3)限制借阅的天数从实际还书之日起计算。
(4)限制借阅的天数=当前已经被限制的天数+被归还图书的超期天数。
(5)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读者的借阅权利和学习需求,本着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方针,特加上此补充规则:当读者的限制借阅天数超过10天,图书馆只给予10天限制借阅的处罚。

 

为更清楚说明,以三个例子来说明:
(1)当前时间12月15日,某读者有过期书,超期5天,还书后,该读者被限制到12月20日。
(2)当前时间12月15日,某读者有过期书,超期15天,还书后,该读者被限制到12月25日。
(3)当前时间12月15日,某读者已经被限制到12月20日,归还一本超期2天的图书,还书后,该读者被限制到12月22日。
(4)当前时间12月15日,某读者已经被限制到12月20日,归还一本超期12天的图书,还书后,该读者被限制到12月25日。

 

10.本人因实习或因公出差而造成图书过期,可以免除罚款吗?
答:不可以。任何原因造成的图书过期都将影响图书的流通。为避免个人经济损失,请出差前查看个人借阅记录,及时办理图书归还或续借手续。如遇不可预见事件而造成的图书过期,图书馆将视具体问题酌情处理。

 

11.持有过期图书是否影响继续借书?
答:是。持有过期图书的读者在借书时机器会给出提示。表明本人有超期书,不得借阅,停借期满后方可恢复读者借书权力。持有过期图书的读者不能办理续借和预约手续,只能阅览。

 

12.本校教师借阅图书有特殊规定吗?
答:有。本校教师借阅图书的规定较其他读者优越。例如:外借图书时,教师身份读者的借书量较大(15册)。

 

13.损坏、丢失、盗窃图书应如何赔偿?
答:详见图书馆主页上“本馆概况”栏目中的“规章制度”——“入馆须知”——“
图书馆文献资料遗失、损坏赔偿办法”。

 

14.一卡通遗失怎么办?
答:校园一卡通确已遗失的,在校园内的一卡通圈钱机上或网上挂失后,同时需立刻到图书馆办证处(校本部图书馆二层自习室、或北一区图书馆二层大厅)办理挂失,以避免在此期间因丢失的校园卡在图书馆被他人冒用,造成读者损失。如挂失后找到所丢校园卡,请到数字校园中心以及本馆办证处解挂;若确认无法找到,到数字校园中心办理补卡手续后,读者手持补办的新卡到馆后,即可持补办的新卡继续使用图书馆。

  在校园卡帐户里保存个人信息和借书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查看自己的借书和预约情况或进行续借。